圖錄號: 169
估價RMB: 400,000-500,000
成交價RMB: --
清宣統二年(1910)攝制羅振玉題跋本
4冊
鑒藏印:羅振玉(白) 唐風樓(白)
提要:拍品為羅振玉等京師學者籌資影照的最早為國人所親睹的敦煌文獻。內有羅振玉手書考證題跋十二條。每冊前均由羅振玉題寫書名,并題贈“幼云先生”,知此本為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劉廷琛舊藏。
四冊內容包括:第一冊:唐拓柳公權書《金剛般若羅密多經》;第二冊:《西州志》殘卷、《景教經贊》殘卷、《摩尼教經》殘卷、唐拓唐太宗御書《溫泉銘》殘本,《邕師塔銘》唐拓殘本、晉天福刊《金剛般若經》殘卷,《一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殘卷等;第三冊:隸古定《尚書顧命》殘卷、《沙洲圖經》殘卷;第四冊:唐人壁畫五種、《老子化胡經》等。其中石刻三種為歷代書家所未見。
羅振玉題跋釋文(十二選八):
1.柳公權楷書金剛經拓本:
誠懸書此經為平生最得意之作,故新舊兩史本傳并載之。宋人著錄兩復本,是歐趙諸家已未見祖刻。生晚數百年乃得見前賢所未覩,眼福可謂厚矣。上虞羅振玉。
2.西州志殘卷:
西州圖經殘卷,前后均斷佚。以卷中所載高昌、前庭、柳中、蒲昌、天山、交河諸縣名考之,故知為《西州圖經》。校以《唐書》新舊兩地理志,可資補正者不少。上虞羅振玉。
3.景教三威蒙度贊一卷:
景教經贊殘卷,后坿經名,可考見彼教入中土之歷史。西安《景教流行中國碑》,文用儷偶,事實多不易明,得此可以互考,亦今日研究古宗教學者之秘籍矣。上虞羅振玉記。
4.摩尼教經殘卷:
摩尼教規律,二十余行,繕寫至精。此教唐以前已入中土,至唐中葉,以回鶻助唐收復兩京,因大布其教。然不久寖衰。經典傳世,向所未見,則此雖寥寥數百言,亦可珍也。上虞羅振玉。
5.溫泉銘拓本:
唐太宗御書《溫泉銘》,宋人金石書多箸錄,而人世則久無傳本。《絳州帖》曾刻“巖巖秀岳”以下十余行,而署曰唐太宗書,不題為《溫泉銘》。粵中吳氏乃據以橅入《筠清館帖》,筆意全失。此則當時所拓,惜前半已損,令人惋惜耳。宣統二年臈嘉平月,上虞羅振玉。
6.化度寺邕禪師塔銘:
邕師塔銘,雖僅三十余字,然勁達隱秀,可窺見信本真面。傳世宋拓,直存皮鞟耳。上虞羅振玉。
7.金剛經刊本:
晉天福十五年刊《金剛般若經》,為傳世刊本箸年號之最古者。長興刊本諸經不傳,尚得見此刻,亦幸事矣。羅振玉。
8.一切如來尊勝陀羅尼:
此刻本有寫經遺意,以不空結銜“二朝灌頂國師”之國字空格觀之,為唐刻無疑,又先于天福雕板。此唐代已有刻本之證。上虞羅振玉。
MING SHA SHI SHI MI JING YING BEN
Printed in 1910
4 albums
開本:28.5×30cm
RMB: 400,000-500,000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