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3832
估價RMB: 3,500,000-5,500,000
成交價RMB: 9,200,000(含傭金)
YUAN / MING DYNASTY A BRONZE FIGURE OF AVALOKITESVARA
Provenance: Lot 702, Christie's Hong Kong, April 20, 2002
高:142cm
RMB: 3,500,000-5,500,000
元代,我國重新實現了大一統的政治局面,國家統一帶來了文化藝術的廣泛交流與融合,也帶動了佛像藝術的新成長。元代統治者對各種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而對其中的佛教尤其崇重,使得佛教與佛教美術再次有了長足的發展。而元代藏傳佛像藝術的傳入為內地佛像藝術輸入了新鮮的血液,豐富了內地佛像藝術的形式與內容,也極大的促進了漢藏佛像藝術的交流與融合。這一時期的內地傳統造像延續了宋代的寫實之風,但在整體造型上比宋代有氣勢,軀體渾厚,肌肉飽滿,姿態舒展,體量碩大,雄渾中體現了元代強盛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風貌,進而影響了明代內地造像的風格,成為其雕塑語言中重要的范本。
此尊觀音即為這一時期雄渾氣勢的代表作,從其銅質與風格看,應為南方作品,而考慮其材質與體量,非一般民間所能為,應當為重要寺廟專門鑄造。此尊觀音臉龐與明代相比更加的圓潤、飽滿,與宋代大足石刻中的佛像造型幾乎一脈相承(圖1),與四川省博物館中的一尊石雕佛頭造型也極為相似。(圖2)同時我們也可參照2006年佳士得拍出的一件宋元十三世紀 銅觀音半跏坐像(圖3)
此尊觀音頭戴兜帽,帽冠中央一化佛,然此化佛與我們常見的盤膝而坐的阿彌陀佛不同,此為雙手合十的阿彌陀佛之立像,身型芊細,從衣式和身型上看有宋代遺風。軀體壯實,漢地風格十分明顯,如與開封博物館藏水月觀音菩薩像相比,二者在面容與氣勢上當屬同一時間之創作,而開封博物館造像則帶有更明顯的藏式風格,此尊在帽冠、衣紋、瓔珞等處仍保有較為強烈的中原特色。胸前雕刻人物作為瓔珞裝飾,也是這件觀音的亮點所在。因為這類表現手法一般出現在宋元時期,且存世極少。此尊觀音胸前所懸墜飾的題材應為“童子拜觀音”。這一典故出自《華嚴經 入法界品》,經中提到善財童子,每次參見善知識和菩薩時都會雙手合十,頂禮膜拜;其衣緣處鏨刻纏枝蓮紋,纏枝蓮紋的表現粗曠有力,且與明代鏨刻的程式化相比,又多了分隨性。此類纏枝蓮紋的表現手法與大足石刻中的表現有相似之處。
此尊觀音的蓮臺也是一大特點之一。此蓮臺分為三層,而每層蓮瓣上都鑄有一菩薩。通常我們能看到毗盧遮那佛佛座的蓮瓣上鑄有化佛,意為“千佛繞毗盧”。由此凸顯出毗盧佛的重要性。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載,觀世音菩薩亦稱觀世音自在、捻索、千光眼,具有不可思議之威神力,於過去無量劫中已然成佛,名為正法明如來。然以大悲愿力,欲發起一切菩薩廣度眾生,而示現菩薩形。由此,我們也找到了這樣製作的依據。而在蓮臺下方正面亦浮雕渡海觀音通景圖,其中表現的山、海之元素可能來自《華嚴經》與《妙法蓮華經》中關於觀音現身說法、救海南的南印度落珈山,刻繪生動細膩,充分體現了佛教在當時給予信眾的精神力量。
如此一尊體量碩大,工藝精湛,造型特殊的宋元時期觀世音坐像實屬難得,據此可判斷應為同時期佛教供奉之珍品。
來源:香港佳士得 2002年4月20日 Lot 702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