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163
估價RMB: 1,600,000-2,600,000
成交價RMB: 2,702,500(含傭金)
金?農(1687~1763)?谷雨新篁圖
水墨紙本?立軸
1750年作
款識:去年新竹種西墻,今歲墻陰筍漸長。一日生枝三日葉,秋來便已蔽斜陽。庚午歲九月,畫竹并題七字小詩。稽留山民金農。
鈐印:金農印信(朱)?冬心先生(朱)
簽條:金壽門先生六十四歲畫竹。鈐印:筠盦□□(朱)
鑒藏印:筠盦所得(朱)
詩文著錄:1. 《題畫詩話》P79,四川美術出版社,1987年。
2. 《明清花鳥畫題畫詩選注》P210,四川美術出版社,1988年。
說明:李瑞奇舊藏并題簽。
金農64歲時開始認真畫竹,本作是其把“竹”作為畢生題材后的第一件重要作品。以羅紋紙繪就,并以漆書長題,書畫俱佳,品相完美,又經李筠庵題簽并舊藏,是為金農最具代表性的墨竹作品之一。
本作對金農畫竹來說有著重要的開端意義,金農開始專注畫竹,是在乾隆十五年(1750),而本作作于乾隆庚午九月,正是其最早期的墨竹。金農自己的著作《畫竹題記·序》有言:“予今年學畫竹,竹之品與松同,總要在象外體物之初耳。”此書編于乾隆十五年,恰是本作完成之年。金農用心創作墨竹的時間其實非常短暫,其竹畫大部分集中出現在64至67歲的三年間,而在乾隆十九年(1754)之后,金農便轉而創作梅花。在繪畫題材的選擇上,金農是有階段性的,在《冬心先生畫佛題記》中云:“予初畫竹,以竹為師。繼又畫江路野梅……轉而畫諸佛。”由此可見,金農先是畫竹,繼而轉向梅花,其集中、專心畫竹的時間實際僅有三年。
本作在用紙、筆墨、題材三個方面均有特殊之處。
本作所用紙張為羅紋紙。此紙非常珍貴并鑒于其半生半熟的紙質特點,金農選用此紙創作墨竹時,畫面中竹葉形成的漲墨效果,使其筆墨更為飽滿充實,十分特殊。
在筆墨上,本作金農以金石筆意入畫,用筆渾厚樸拙,墨濃似漆。畫中以濃墨畫出主干與短枝竹葉,三枝扶搖而上,三枝傾斜而出,再重復同色濃墨畫出一簇簇竹葉,金農這種“剪紙式”竹葉,就如同“寫竹”。金農的隸書在豎筆與撇筆有著特殊表現方法,他將這種筆劃統一而有規律地運用在畫竹葉線條上。
在題材上,本作所繪的是少見的新竹。上海博物館藏有同年所作墨竹一軸,但其所繪為雨竹,可資比較。本作竹葉用重墨,竹枝卻以極淡的墨,突出層次變化,凸現其勃勃生機,長春之態。除題材有區分之外,本作與上博館藏墨竹兩件無論從構圖、筆墨技法還是落款風格上都極為相似。
金農創作本幅新竹背后有其象征意義。金農在64歲毅然選擇開始畫竹,其實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會原因,過完六十大壽的他生了一場大病,這場病持續了三年,直至63歲才痊愈。在病中,金農的開銷很大,在這種情況下,金農需要另辟生財之道。恰恰此時,鄭燮的離開(去范縣赴任),造成了竹、蘭市場的貨源缺乏,這才使得金農選擇了畫竹作為突破口。而另一方面,是痊愈后的他突然對生命、人生有了新的看法,他感慨時光流逝,人生如夢,那長安公卿、功名利祿又值幾何。花開花落,而竹長春,于是他轉而畫竹,寄托內心。這在本作的題識中也得到了驗證:“去年新竹種西墻,今歲墻陰筍漸長。一日生枝三日葉,秋來便已蔽斜陽。”去年剛種的竹子,今年就已經可以享受竹的陰涼了。此幅“長春之竹”正是金農探尋恒常之道的產物。他覺得花代表無常,竹代表永恒。金農追求的并不是短暫瞬間性的物,而是永恒不變的浪漫。本幅落款 “稽留山民金農”中的“稽留”,其實也是這層意思,人的生命就是一段短暫的稽留,人不過只是世界的“客”。
金農開始作畫的時間很晚,墨竹題材稀少,而如此品相完好、紙色如新、墨彩煥然之作更是鳳毛麟角。這幅經李瑞清之弟李筠庵題簽、舊藏,繪于珍貴羅紋紙上的“長春之竹”,在金農一生中更具象征意義,殊為難得。
JIN NONG NEW BAMBOOS ON THE DAY OF GRAIN RAIN
Ink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Dated 1750
Literature (poem): 1. About Painting Inscriptions, p. 79, Sichu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87
2. Annotation of the Ming and Qing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Inscriptions, p. 210, Sichu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88
Note: Titled by Li Ruiqi.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Li Ruiqi.
101.5×28cm
RMB: 1,600,000-2,600,000
作者簡介:金農(1687~1763),字壽門,又字吉金,號冬心、古泉、金牛、昔耶居士、曲江外史、稽留山民、百研翁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時來往于揚州間。乾隆元年,薦舉“博學鴻詞”未就。工詩及古文詞,善篆刻,精鑒賞。書法工隸、楷,將《國山碑》和《天發神讖碑》融化于隸、楷間,獨創一格,號稱“漆書”。畫筆高古,不同凡俗,居當時畫壇首席,為“揚州八怪”之一。
鑒藏者簡介:李瑞奇(1871~1941),李瑞清三弟,字毓華,號筠庵,亦號衡仲。江西臨川人,祖籍湖南。賞戴花翎,廣束即補知縣,加同知街調官湖北。工書畫,精鑒賞,收藏書畫碑帖甚富,曾被端方聘請為其古書畫收藏掌眼。張大千年青時從其學,稱為“三老師”。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